明以前 龍泉窯粉青釉紙槌瓶
高14.3公分
紙槌瓶,以器形如紙槌而得名,是宋代十分流行且高雅的瓶類器型。紙槌瓶多為素面,以造型和釉色見長,恬靜內斂的線條與器型風格,反映了宋代素雅的審美意趣。此一瓶式不僅在當時蔚為風潮,傳至後世,依然是收藏家追逐的標的。台北故宮典藏的一件南宋龍泉窯青瓷紙槌瓶(圖一),乾隆皇帝在瓶底留下御製詩《詠官窯紙槌瓶》,能受其鍾愛,且作御題詩留在器物上,必非凡品。南宋龍泉窯以胎薄釉潤、粉青無瑕聞名。
本件出自南宋龍泉窯,盤口,長頸,折肩,碩腹,平底,淺圈足。器型嬌巧,線條簡練素雅,胎體厚實。通體施釉,底足裸胎。龍泉窯以青釉聞名,其中粉青釉色又較梅子青釉更難燒製,存世稀少。本件釉色粉青,在多次施釉與瓷窯內的氧化還原氣氛下,釉面色澤層次豐富,厚如堆脂,造就如玉般溫潤質感。器身局部開片,近底足處積釉,更顯釉水滋潤。瓶底裸胎,成赭色。
十六世紀中晚期,明代文人間興起插花、品器的風潮,紙槌瓶這類線條簡練素雅的器型自然受到重視。同時期的日本,雖處於紛亂的戰國時代,在茶道盛行的背景下,貴族間喜愛採用此類高雅瓶式作為茶室陳設,因而深受追捧。
現存南宋龍泉窯青瓷紙槌瓶,台北故宮藏,乾隆帝於瓶底流御題詩之龍泉窯青瓷紙槌瓶可引為標準器參照。另,北京故宮於2019年7月的「天下龍泉-龍泉青瓷與全球化」特展中,也有展出一只龍泉窯青釉紙槌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