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晚期 銅雙耳爐(公旭家藏)
長14.2公分,寬11.2公分,高7.5公分
依《宣德彝器譜》所述,蚰耳爐用於皇帝書房,又《宣德彝器圖譜・卷五》中評其「款出定瓷,式最大雅,……,當為諸爐之冠。」文中又記載聖旨加鑄覆祥雲、湧祥雲、藏經、蠟茶四種款式顏色銅爐,而後民間仿製,皮色更豐,變化甚多。
器做圈耳簋式爐,包漿溫潤,銅質精純厚重,持之壓手。爐型敞口、束頸、垂腹,圈足,線條洗鍊優雅。圈耳造型上細下粗,與蚰蜒耳近似卻有所不同,或為變型,頗具特色。爐底鑄刻「公旭家藏」篆字印款,字體方正規整,充滿金石韻味。私家款銅爐多為官宦世家或富貴人家訂製,器型特殊,銅質精,皮色佳,款字優,且量極少,多為精品、孤品,非常珍稀。
據明末潘煥宿(潘元升之子,約明萬曆時人)於天啟二年奉命纂修《南京尚寶司志》之內容紀錄、清末《同治上海縣志・潘恩》條,及與潘家相關之文獻紀錄所載可知,明末上海著名收藏大家之一的潘家,與當時著名收藏家、書畫家莫是龍及董其昌交好。上海潘家自潘恩(1496~1582,明嘉靖政治人物)起飛黃騰達,後世子孫多人致仕,其孫潘元升,字公旭,官至南京光祿寺典簿,此爐底款「公旭家藏」或即出自上海潘家。